日期:2025-08-09 10:06:38
8月1日至4日,一艘名为“三加丸”号的日本渔船两次闯入中国钓鱼岛领海。这艘表面民用的船只暗藏玄机:配备军用级导航设备,船员统一制服,行动轨迹精准指向争议海域核心。
中国海警四艘舰艇迅速出动,强光照射、航线封堵、贴身尾随,最终迫使日方撤离。这场对峙看似短暂,暴露了日本首相石破茂政府的战略投机,一边向美国递交“投名状”,一边对华捅刀。
1. 关税战跪美
7月初,石破茂还在街头演说中高喊“日本决不能被小瞧”,痛斥特朗普对日加征25%关税是“国难”,誓言捍卫国家利益。 日本民众将他捧为“抗美英雄”,期待他终结历任首相对美顺从的历史。
7月底,美日突然宣布达成协议:日本输美商品关税从25%降至15%。 代价是日本全面开放农产品、汽车市场,并向美国半导体、造船等领域投资5500亿美元,其中九成利润归美国所有。 石破茂的强硬宣言沦为笑话,日媒嘲讽:“对美下跪换来的是一纸不平等条约”。
2. 钓鱼岛挑衅
美日协议签署后仅三天,“三加丸”号便闯入钓鱼岛。 时机绝非巧合。 日本深知美国“印太战略”的核心是遏制中国,制造东海摩擦是最直接的效忠方式。石破茂试图用挑衅行动向特朗普证明:日本仍是美国最可靠的东亚马前卒。
美国关税已重创日本经济:汽车出口骤降24.7%,日元汇率逼近崩溃边缘。 当民众怒火指向政府无能时,在主权争议海域“硬气一回”,成了石破茂挽救支持率的速效药。
3. 对华政策变脸
今年4月,石破茂曾两度向中国送出亲笔信,高调宣称“找到解决中日关系问题的线索”,外相岩屋毅访华时更承诺“构建稳定的战略互惠关系”。 这些举动让外界猜测日本欲摆脱美国束缚。
7月4日,石破茂在石川县演讲时突然点名中国,将其与朝鲜、伊朗并列,污蔑“协助俄罗斯”。 这种突破外交惯例的指控,连日本学者都震惊:“过去即便不满,也会用委婉外交辞令”。
8月15日日本战败纪念日临近,石破茂拒绝发表反省讲话,打破历任首相延续80年的传统,赤裸裸逃避侵略罪责。
4. 军事扩张
石破茂一边炒作“摆脱对美依赖”,一边加速军事扩张。 2025年日本防卫预算飙升至8.7万亿日元(约合620亿美元),重点投入三大项目:
2832亿日元部署50颗侦察卫星,实时监控东海、南海舰船;
415亿日元采购美制MQ-9B无人机,将 surveillance范围延伸至台海;
与英美联合研发高超音速导弹,计划在九州部署针对中国的中程导弹。
军事动作配合外交挑衅:日本与菲律宾推进《军事情报保护协定》,向越南提供6艘巡逻艇,在南海构建“对华包围圈”。 防卫省首次将中国列为“安全威胁”,宣称“台海事关日本存亡”。
5. 国内困局
石破茂的冒险背后是政权危机。 美国关税重压下,日本通胀率达3.2%,实际工资连续14个月下降,内阁支持率暴跌至22.9%。自民党元老麻生太郎公开逼宫,农林大臣小泉进次郎要求其“反省”。
为巩固权力,石破茂向极右势力妥协。 他放任防卫预算挤压民生开支,育儿补贴削减4.7%,军费反增9.4%。这种“穷兵黩武”引发民众反弹:《朝日新闻》民调显示,58%日本人反对发展“反击能力”,警告“日本可能被拖入战争”。
6. 中日关系
讽刺的是,日本对华依赖远超其宣传。 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3100亿美元,汽车零部件对华出口创历史新高。 即便石破茂炒作“摆脱中国”,日本企业仍加速投资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。
面对石破茂的“亲笔信攻势”,中方仅给予有限回应(如对日短期免签),始终未正式邀请其访华。 外长王毅早前点破关键:“听其言,更要观其行”,当日本舰机频繁现身台海110公里处,当美国获准在日本部署核武器,任何“友好信号”都显得苍白。
石破茂的钓鱼岛豪赌,暴露了日本战略的致命矛盾:既想借中国市场缓解经济危机,又企图以反华行动换取美国庇护;既要煽动民族主义凝聚民心,又害怕民众看清军国主义复辟的危险。 当一艘伪装渔船的挑衅舰被中国海警逼退时,东亚已看清:日本的“大国雄心”,终究困在美国的枷锁与历史的泥潭中。
鸿岳资本配资-专业股票配资公司-配资排名第一-安全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